11/11/2010 中六乙
英國首相卡梅倫抵達北京 開始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2010年 11月 09日 13:56 中國窗
(記者 周兆軍)英國首相卡梅倫9日上午抵達北京,開始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這是卡梅倫今年5月出任英國首相以來首次訪華。
此次訪問是英國歷任首相訪華中陣容中最豪華、規模最大的一次,代表團成員包括財政、能源、教育和商業4位內閣大臣和約50位英國工商界頂尖人士。卡梅倫在訪問前對媒體表示,他此行是一次“至關重要的商貿之旅”,希望與中國建立更密切的聯繫。
訪華期間,卡梅倫將會見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與中國總理溫家寶舉行會談,並將與中國領導人共同出席中英工商峰會。此外,他還將在北京大學就中英雙邊關係和國際形勢發表演講。
在卡梅倫抵達之前,英國的幾位內閣大臣已先行抵達北京,與中國有關部門就經貿、金融、能源、教育等領域的議題進行探討。其中,最受矚目的是9日上午舉行的第三次中英經濟財金對話,中國副總理王岐山和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共同主持本次對話。
英國多年保持歐盟內最大對華投資國和第三大對華貿易夥伴國地位,中國也已成為英國第六大投資來源國。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表示,卡梅倫此訪是一次承前啟後的訪問,將進一步增強中英政治互信,全面促進兩國各領域合作,對中英關係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來源: 中國新聞網)
題目:
英國首相率領歷來最大的訪問團訪問中國,你對他此行有何看法?
題目:
英國首相率領歷來最大的訪問團訪問中國,你對他此行有何看法?
此次訪問是英國歷任首相訪華中陣容中最豪華、規模最大的一次,因為他們與中國建立更密切的聯繫,其實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中國在全球的影響力不斷上升,特別在亞洲方面,例如需要中國勸服北韓放棄核武並重返六方會談,日本在釣魚台撞船事件中要忌中國三分等,都可見到中國的影響力是不可忽視。此外 ,近幾年來中國不斷舉辦很多大型國際盛事,如2008北京奧運,2010上海世博會,2010廣州亞運會等,種種國際盛事使世界對中國改觀,可見中國的國力不斷提升,證明中國已經不再是以前的中國。
回覆刪除在科技上,中國科技發展一日千里。中國的科技漸漸追近歐洲各國,根據國際TOP500組織公布最新全球五百強超級電腦榜,中國「天河一號」二期系統(天河-1A)躍居首位,而且在500強榜單上中國佔41個,比德國和法國還多。由此可見,中國的科技已經追近歐洲各國,有些更超越了歐洲各國。
因此,英國想要和中國打交道,必須與中國打好關係,因此今次訪華最豪華、規模最大的一次,目的是向中國示好並表示尊重,等將來中國掘起,英國便可撈到不少油水。
中國近年的發展可謂一日千里,其他國家也開始感到受威脅。英國此行,我相信是有兩個原因:一是打關係,二是查探中國底細。
回覆刪除打關係,美其名就是建立更密切的聯繫。中國本身就已是一個出產國,其他國家的進口貨有一大部分是來自中國,英國自然也不例外。現時中國發展迅速,英國當然緊張,擔心中國很快會超越自己,於是便隆重其事,遞一些官員來,有機會就好好的打關係,希望能從中拿更多的好處。而且打好關係後,日後英國萬一有甚麼困難或難題,想中國幫忙也不會太尷尬,這就已經顯示中國的國際地位日漸提高,連英國也不得不擔心了。
查探別國的底細,是各國為了知己知彼而經常做的事,中國氣勢如日中天,英國自然要再打聽情報,更新一下對中國的評估。訪問期間,英方官員既可以四處觀察、查探一番,又可以從中國官員口中嘗試探一些口風,知道中國未來經濟的方向,對自己的經濟發展也有幫助。
國際之間的訪問就是這麼黑暗又無聊,每一方的人都各懷鬼胎,英國有打算,中國就沒有嗎?兩方人馬一邊談笑風生,一邊暗中猜度對方,如此的無聊,但這就是成年人的生活。這次英國首相之行,另有目的,相信這個豪華訪問不會平凡。
英國首相卡梅倫出任英國首相以來首次訪華於11月9日上午抵達北京,開始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而且此次訪問是英國歷任首相訪華中陣容中最豪華、規模最大的一次,代表團成員包括財政、能源、教育和商業4位內閣大臣和約50位英國工商界頂尖人士。
回覆刪除這些事中我們都可以看到英國比從前更尊重中國,更重視中英合作關係了。
回首歷史,當中英國侵華,雖然是以敵人的身份去佔據香港,但卻以紳士之道對待香港,更令香港在文化交融方面起了鳳頭,以致當香港隨發展期間,文化都具豬肚般豐富,至於豹尾,英倫人結束佔據以後,對香港深遠有力有影響。
回到事件,今次英國是以友好國家的身份到來,但今非昔比,中國遠比從前強大。某程度上,英國對於中國還是有點忌諱的。當然,多一個朋友總好過多一個敵人,加上英國訪問中國盛意拳拳,中國亦應拋開舊仇,向英積極建立友好關係,令國間合作無間,互惠互利,令中國更為富強。
再看英方,其實近年來英方在外交方面漸有開放的態度。在數年以前,英方在招待外賓更首次打破必具葷菜的傳統,改善全素宴。可見英方在外交上,慢慢地順應起潮流的趨勢來。
英國首相卡梅倫率領歷來最大的訪問團訪問中國,而且此次訪問是英國歷任首相訪華中陣容中最豪華、規模最大的一次。我認為他有此行主要的目的是希望跟中國打好關係,即是英國首相所說的” 希望與中國建立更密切的聯繫”
回覆刪除近年來,中國舉辦不少各式各樣的國際盛事 : 有具運動性質的2008年北京奧運、2010上海世博會; 有具博覽性質的2010廣州亞運會等,這些國際盛事都引起了各國的關注,各國的迴響及支持。這些國際盛事更進一步提升中國的知名道和國際地位。因此英國便希望藉著中國的國力強盛,在此時跟中國打好關係,然後從中獲利,使自己國家變得更強盛。
其實透過中國近年來發生的事,舉辦過的盛事和項目等,我們也可推斷出英國率領是次大型以及陣容豪華的訪問之目的就是想為自己國家帶來好處。
此次訪問是英國歷任首相訪華中陣容中最豪華、規模最大的一次,代表團成員包括財政、能源、教育和商業4位內閣大臣和約50位英國工商界頂尖人士。卡梅倫在訪問前對媒體表示,他此行是一次“至關重要的商貿之旅”,希望與中國建立更密切的聯繫。卡梅倫今年5月出任英國首相以來首次訪華。
回覆刪除中國在全球的影響力不斷地增強,也舉辦了不同的國際盛事,例如2008年的北京奧運﹑2010年的上海世博及廣州亞運會等,可見中國今非昔比,而英國首相率領歷來最大的訪問團訪問中國,我認為他有此行主要的目的是希望跟中國打好關係,希望可以從中得到好處,和示友意。正所謂多一個朋友,好過多一個敵人。其次,我認為他希望在此次訪華誰一步了解中國的更況,加以分析,有冇可能對自己國家做成威脅。
一個最豪華、最大規模的訪問,背後代表著什麼呢?卡梅倫口中所說的:「至關重要的商貿之旅」以及「希望與中國建立更密切的聯繫」究竟有沒有關係呢?我想答案其實不言而喻。
回覆刪除是次訪視是要與中國有關部門就經貿、金融、能源、教育等領域的議題進行探討,從議題就能看到,英國對中國的依賴性其實非常高,為什麼我會這樣說呢?眾所周知,中國近年致力發展經濟,不論在出口貿口抑或在金融股票的市場,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不是空口說的,從各國入口中國貨品佔全國貨品的比例及美國企圖向中國施壓調高人民幣匯款等事件中,足以證明中國對世界的影響絕對比想像中的還要大。
而對能源及教育的討論,就能夠顯示英國未來對中國依然會有非常大的依賴性。現在的中國雖然不是燃油的主要生產國,又不是教育制度最完善的國家,但是誰能保證未來中國不會成為這樣的國家呢?要知道她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實在不能少覤其潛力,英國既然有意跟中國探討這些問題,表示她們也留意到中國的潛力,因此盡早協商其實也是為她們的未來買了一個保障。
雖然「至關重要的商貿之旅」以及「希望與中國建立更密切的聯繫」這兩句話雖然有點官腔,但卻實實在在地道出了是次訪問的目的。
我認為是次英國首相率領歷來最大的訪問團訪問中國對中英關係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更是英國歷任首相訪華中陣容中最豪華、規模最大的一次,可見中國在英國的地位的提升,而英國派出的龐大的訪問團顯示對中國的尊重和表現合作的誠意,希望與中國建立更密切的聯繫。
回覆刪除這個承前啟後的訪問,把中英政治互信進一步增強,全面促進兩國各領域合作,我認為這對兩國的發展有百利而無一害。特別是中國和英國都是發展成功的國家,兩國將互惠互利,為兩國的人民帶來不同的益處。例如財政、能源、教育和商業方面,兩國就著各有的長處便可互相扶持,中國有大量人力資源和廉價的物資及土地可供應; 英國又有良好的教育資源及商業發展的成功。由此看來,兩國的交往可帶給人民的生活質素得而提升和令到我國的競爭力增強,所以我同意英國與中國建立更密切的聯繫。
此次訪問是英國歷任首相訪華中陣容中最豪華、規模最大的一次,代表團成員包括財政、能源、教育和商業4位內閣大臣和約50位英國工商界頂尖人士。
回覆刪除從這次的訪問團中我們可以看見中國在世界的地位正不停地提升,尤其在金融海嘯中,歐美各國都失去經濟增長的動力,她們都需要中國的資金來振興本國的經濟。
但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西方人醜陋的一面,大家還記鴉片戰爭時她們對中國的侵略嗎?她們根本就是「牆頭草」當你弱的時候就侵略你,當你強的時候就巴結你。
但這個是中國更上一層樓的好機會,假如中國能好好的把握,前途干1一片光明。